fbpx

關閉選單

[美股分析]地表最強投資案例系列:股神巴菲特與吉列、寶僑 (Symbol: PG)、金頂電池的完美結局 (下)

終於來到這個系列的最後一個主角,波克夏(Symbol: BRK.B) 與金頂電池(Duracell)的經典交易。

上回說到,巴菲特從一開始投資吉列時便非常信任吉列的管理層,
就算是買下金頂電池這樣的重大決定仍然用行動表示支持。
當然,前提也是因為巴菲特認同金頂電池是一個傳統的美國商標,值得長期持有。
於是,寶僑(Symbol: PG)在 2005 年收購吉列時,便把金頂電池的業務也一併買下接收。
波克夏亦因為這個交易一舉成為寶僑-的最大股東。

回頭以寶僑買下吉列(Gillette)這個角度看,實際上寶僑是在公司發展方向上犯了錯誤。
寶僑因為產品組合太大,兼顧所有的品牌是非常困難的事。
營運管理層根本沒有辦法將所有商標的潛在價值獲利最大化。
所以,寶僑在 2014 年 8 月宣佈將會慢慢賣出和鞏固旗下包括吉列在內的 100 個品牌
用以削減成本和恢復公司成長動能。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把資源集中在公司最賺錢的資產上。
不過這是後話,這個系列的重點在觀察巴菲特頂級的商業智慧。

看到以前跟著吉列擁有的金頂電池在寶僑掙扎著,巴菲特覺得這個好公司並沒有發揮真正的價值。
巴菲特忽然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就是趁寶僑需要脫手金頂的時候把這隻搖錢母牛再次納入波克夏的旗下!

他說:「作為寶僑和吉列長期的客戶和投資者,我一直都對金頂電池印象深刻。
金頂電池擁有優質的產品線,是一個全球領先的品牌,會跟波克夏非常合得來……」

股神出手,自然要拿到好價錢。
最終波克夏約定把手上價值 47 億美元的寶僑股票給予寶僑公司,
用以交換金頂 100% 的公司擁有權。
此外,寶僑公司還會另外注資 17 億美元到金頂的業務。
所以,波克夏實際只花了 30 億美元便買下了這個世界級公司。

可是,故事當然不只到這邊。

老巴總是有其他了不起的東西讓我學習:

這不只是一樁便宜划算的買賣。
事實上,這個交易遠超過表面顯現的「寶僑給17億美元金頂,再用金頂整家公司交換波克夏手中 5,200 萬股的寶僑股票。

這個交易最厲害、最大的意義是兩家公司都可以省下數以十億美元的稅金。

波克夏用吉列公司換來寶僑的股票,然後又用寶僑的股票換回金頂電池的 100% 操控權。

你有聞出什麼味道來嗎?讓我再換一個說法:

假設巴菲特的波克夏花 6 億美元買了寶僑股票,在股票成長到 47 億美元時賣出,
這樣波克夏便要付差不多 38% 的企業所得稅。

同樣道理,假設寶僑沒有用金頂公司交換自己公司的股票,而是直接賣出獲利,
也是要在賣出公司的價格上再支付大筆的稅金。
 
而巴菲特實作的版本是:
波克夏用 6 億美金投資吉列公司的優先股,這些吉列優先股成長到 44 億美金,
是未實現的收益(unrealized gain),沒有賣出實質獲利,所以不用繳稅。

巴菲特用這些價格已經抬高的吉列股票,在不用支付稅金的情況下「交換」(賣出?)來同等市值的寶僑股票。
最後,再用寶僑股票換來世界級公司金頂電池。

換來更多賺錢能力,卻省了 15 億美金的稅。


這個就是地表最強的巴菲特投資案例之一。
 
 
每年一邊等寶僑升值,然後一邊收到寶僑逐年上升的股息現金流。
因為寶僑尚未賣出,是未實現的收益,所以寶僑的價差也不用付稅。
後來,等到寶僑股票升值,再折價買在寶僑裡日益不合公司營運的好公司-金頂電池。
 
這就是富人的思考模式和手法。
很多人忽略了,巴菲特不只是投資厲害,他也是個頂級的商人。他已經跳脫投資,可以把公司像易物易物一樣交易!
下次我們來聊聊世界強國中的經典強大企業-寶僑(Symbol:PG)

此系列文章共有三集,分  篇。請點  繼續閱讀。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