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選單

新手美股入門必看!如何購買、選擇券商、7大交易規則教學

美股投資好嗎?

經過2020年疫情導致的金融低潮,美股如今重返新高,加上NVIDIA所帶領的AI狂熱,讓不少民眾想要開始進行美股投資,但美股投資並不像台股一樣容易接觸,許多人以為美股可以買零股,其實美股本身就是一股一股作交易,美股最小交易單位為「1股」,近期也有多家美股券商推出零碎股交易(不足一股的小數點股數),讓投資美股的門檻大為降低,讓不少新手正急需美股入門的相關知識。別擔心,這次BOS巴菲特線上學院,將告訴你們基本的投資美股教學,包含投資美股的優缺點、熔斷機制等內容,一起迎接價值投資新篇章!

為什麼要投資美股,美股投資優點有哪些?

討論怎麼投資美股之前,勢必得先了解投資美股的優點有哪些,不然研究半天後卻放棄入行,就白花上不少時間和研究成本了,一般來說會想投資美股,通常是著眼於以下幾個美股市場的好處。

1.可以投資日常生活就認識的大公司

我們常聽過,只投資你懂、常用產品公司的選股哲學,而像是麥當勞、好市多或常用的寶僑P&G(海倫仙度絲、吉列刮鬍刀等),甚至最近火紅的AI股輝達,都是只在美股才能買得到的股票,能夠投資平常就常接觸而台股沒有的國際大公司,亦是其中一個好處。

2.公司市值大,較難被操控

台股因為市場小,隨便一點資金就容易帶動股價漲停跌停,但美股上市公司多為全球稱霸型公司,整個美國經濟市場也相當龐大,不怕資金受到人為操控,且市值大的好處也就是影響力大,想真正買到所謂的概念股,直接買該公司即可。

3.具有龐大的成長潛力

台股的上市公司,因為整體市場資金有限,要有好幾十倍的成長並不容易,但美股更容易出現所謂的「獨角獸企業」,利用美國得天獨厚的開放、創新商業環境及技術領先,跨國性的企業成長更加顯著,也因此眾多投資人會想往美股市場進行投資。

4.美股財報透明、選擇更多

有句話是這樣說,台股什麼線都比不上「內線」,原因是台股較小、資訊較封閉,部分公司不是每季都會舉辦法說會,但美股財報季報除了透明以外,整體資訊述說脈絡較詳細,背後的數據變動都會提供公司的說法,對於想要鑽研基本面及事件型交易的投資者來說,會是不錯的選擇;而另外台股上市櫃公司不到2000家,美股上市公司則超過9000家,加上各種划算的ETF,民眾的投資選擇更多。

投資美股入門規則,7個美股教學停看聽

投資美股入門守則

美股和台灣的投資規則有所不同,許多人在初次投資美股時,經常會帶著台股的投資習慣,結果發現怎麼差異這麼大!畢竟是不同的市場文化,規則當然有所不同囉,接下來將告訴大家,美股有哪些不同的交易規則吧!

1. 美股交易時間分成夏令、冬令:

不少人應該都曉得,美股是在台灣的晚上開盤的,但其實還有另外分夏令和冬令時間哦,夏令時間是在3月的第二個星期日~11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其他時段則是冬令時間。夏令開盤時間是21:30~04:00,冬令開盤時間是22:30~05:00,要特別注意。如果是美股價值投資者,長線看來影響不大,只要盤前掛單,晚上用手機看有沒成交即可,並不用特別在晚上看盤。延伸閱讀請看此篇文章

2. 美股交易單位

美股的最小交易單位為「1股」,這與台股習慣使用「1張」的交易方式大不相同(1張=1,000股)。這意味著,美股投資的門檻相對較低,投資人可以用較小的資金進場,靈活調整投資組合。

然而,即便美股採用「股」作為交易單位,但部分熱門股票如好市多(COST),股價動輒上千美元,對於資金有限的投資者來說仍是個挑戰。不過幸運的是,近年來多家美股券商也推出碎股交易(Fractional Shares),讓投資人可以購買不到1股的份額,這讓投資美股的門檻又進一步降低,也能讓投資人更有效地運用資金,打造自己的夢幻投資組合。

📈BOS培訓師補充說明:美股1張股票為100股,零股才是以1股為單位,碎股則是小於1股的單位,例如0.01股即為碎股。

3. 美股的交易費用:

美股交易費用基本上可以分成「海外券商」或「複委託」兩種不同的交易費用,手續費主要取決於券商的不同。除了手續費以外,兩邊都要付的費用則是「交易所費用」及「監管費」,交易所費用約0.0008%,最低$0.01美元;監管費用則是每股收0.000145%,最低$0.01,最高$7.27美元,都是賣出時才會收的費用,金額很小,基本上可以不用計算。

4.美股漲幅無限,但有熔斷機制

美股不像台股有漲停,僅有類似於跌停的熔斷機制,而且僅限美股大盤標普500。當大盤跌7%,交易就暫停15分鐘;大盤跌13%,則繼續停止交易15分鐘;若美股大盤跌到了20%,則當天提前休市,讓投資人們冷靜。

5.美股交割時間及財報公布時間

美股原先是T+2日交割,但SEC公布說美股將於2024年5月28日開始,市場交割日從原本T+2日縮短為T+1日,這點投資人要特別注意;而另外美股的財報公布有「季報」和「年報」,通常發布於每年1、4、7、10月的第3週(超級財報週,大公司通常都在這週發佈),但還是以每間公司的發佈時間為準。

6.美股外籍人士要課30%股息稅

台灣人投資美股,是不用課資本利得稅的,2024 年度「最低稅負制」最新規定,海外所得的扣除額共 750 萬元、稅率 20 %,只要境外+境內所得小於750萬元都不用繳稅,唯一要在意的就是預扣的30%股息稅,會在配息時直接扣掉。

7.美股有獨特的公司代碼:由1~5個英文字母所組成

美股和台股不同,台股多是數字,美股則是代碼,由1~5個英文字母所組成,相對來說更好記,像是TSLA特斯拉、AAPL蘋果、MCD麥當勞等等,基本上是以其英文縮寫作為代碼。

美股交易方式比較:複委託 vs 海外券商

投資美股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透過「海外券商」直接交易,二是委託國內券商向海外券商下單股票,也就是所謂的「複委託」。

海外券商是指投資人直接在美國本土的券商開戶,並透過該帳戶進行美股交易;而複委託則指的是透過國內券商的服務代為買賣美股,意思是當投資人透過國內券商下單時,券商會再轉至海外券商執行交易,因多了一道手續,故稱為複委託。這兩者除了操作便利性之外,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交易手續費」和「出入金電匯費」:

  • 海外券商:手續費基本0%~1%非常低,但會有電匯費用、郵電費用。
  • 國內複委託:手續費約0.25%~1%較高,部分有低消,但不用換匯費用。

那麼該選擇海外券商還是複委託呢?BOS培訓師貼心整理成一張比較表格供你參考:

美股交易方式 海外券商 國內複委託
交易手續費 低約0%~1%(大部分免手續費) 高約0.25%~1%(部分有低消限制)
出入金電匯費
  • 出金:券商每次收取約10~35美元
  • 入金:銀行每次收取約800~1,850元新台幣
無(不須匯款至海外)
監管機關單位 海外各國監管機構(如遇問題須自行向各家券商申訴) 台灣金融主管機關
適合族群
  • 初始本金較大的投資者
  • 頻繁進行美股交易者
  • 具有一定資金規模的人
  • 不想使用海外平台交易者
優點
  • 交易手續費較低(大多免手續費,也不會收取保管費用)
  • 投資選擇多元(股票、債券、CDs、期貨、外匯等等)
  • 可以設定股息再投資(DRIP)計畫,將複利的威力最大化
  • 可省下匯錢到海外帳戶的電匯費用
  • 碰到問題時方便聯繫國內券商服務人員
缺點
  • 須多花一筆電匯費用,且要匯至海外帳戶,風險較大
  • 遇上問題時可能會需要面對時差問題
  • 交易手續費較高(甚至還有最低手續費,投資獲利在頻繁交易下容易被吃掉)
  • 美股投資標的選擇較少
  • 無法參與股東會(實際持有股票的股東是複委託的國內券商)
  • 比較無法做選擇權(期權)操作
  • 無法做股息再投資 (DRIP)
  • 無論是國內複委託券商本身出狀況,或是對接的海外券商出問題,皆會受到影響(多了一層風險)

美股手續費、交易成本有哪些?美股交易成本一次看

投資美股除了關心股價漲跌,交易成本也是影響投資報酬率的重要因素!美股投資涉及手續費、交易稅、活動費等多項費用,下方帶你一次搞懂美股交易成本涵蓋哪些項目:

1. 交易手續費

這是投資人在每次下單時皆須支付給券商的費用,各家券商收取的費率不同,實際收費依券商而定。

  • 國內券商(複委託):手續費約收取成交金額的0.1%~3%,部分券商設有最低手續費門檻,投資人需特別留意。
  • 海外券商:手續費通常落在0~0.1%之間,目前多數海外券商皆有提供0元手續費的服務,對於頻繁交易美股的投資人來說更具優勢。

2. 交易所費用(SEC Fee)

此筆費用無論透過國內券商複委託,或是海外券商交易都必須支付,但僅在賣出美股時才需要支付,是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所收取的費用。

  • 交易稅率:0.00278%(自2024年5月20日起生效至今),最低費用為0.01美元

3. 交易活動費(TAF)

該筆費用一樣是在賣出美股時才會收取,收取費用的單位為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

  • 交易費率:每股收取0.000166美元,最低費用為0.01美元,最高費用為8.3美元。

📈BOS培訓師貼心提醒:「交易所費用」和「交易活動費」會依美國監管機構規定不定期調整,投資人應定期查詢最新費率,以確保掌握最新成本資訊!(上方資料內容更新於2025年2月)

4. 轉帳匯款費用

將資金轉入美股券商帳戶時,會產生國內轉帳費用或國際匯款費用,費用高低取決於你使用的是國內券商(複委託)還是海外券商。

  • 國內券商(複委託):透過國內銀行帳戶轉帳,手續費相對較低,同行轉帳通常不收取手續費,跨行轉帳手續費一般約新台幣15~30元,部分券商也有提供跨行免手續費等相關優惠。
  • 海外券商:指的是換匯後匯款至海外券商時的費用,手續費相對較高,通常約20~30美元,實際費用依各家證券規定有所不同。此費用包含電匯手續費、轉介手續或帳務服務費、解款手續費、郵電費,建議投資人事先查詢確認並多方比較。

美股新手必知,3大歷史悠久的知名交易所

美國不像台灣只有一個證券交易所,基於龐大的美國市場,美國目前有3大交易所,分別為美國證券交易所(the American Stock Exchange;AMEX)、那斯達克(NASDAQ;NDAQ)及最大的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NYSE),以下做簡單的簡述。

1.美國證券交易所(the American Stock Exchange;AMEX)

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具有百年歷史,2008年被NYSE合併後,現名為NYSE American,主要交易中小型公司股票。目前是美國第3大的證券交易所,其專注於發展衍生性金融商品,例如知名的SPY標普指數ETF、QQQ那斯達克指數ETF等等,是AMEX擅長的交易所特色。

2.那斯達克交易所(NASDAQ;NDAQ)

那斯達克交易所,創辦於1971年,可說是全球第一間電子股票交易所,股價皆由電腦撮合,因此一般來說,會在那斯達克以掛牌上市的公司也多以高科技產業為主,像是Google、蘋果、Microsoft等等。

3.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NYSE)

對於電影場景裡,在圓形大廳穿梭的忙碌交易員有印象嗎?這就是知名的紐約證交所的景象,紐約證券交易所為全球最大的證券交易所,從1792年的《梧桐樹協議》開始迄今,掛牌上市的股票超過3000多檔,是世界上最大的證交所,道瓊工業指數裡,30間中的24間都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是全球性企業上市的最佳選擇。

美股指數怎麼看?美股4大指數介紹

台股有TWII的台股加權指數、臺灣50指數及臺灣中型100指數;美股則有4大指數,分別是道瓊工業指數、那斯達克指數、S&P 500指數及費城半導體指數,對應其不同的指數成分,各自做為不同的產業指標參考。

1.道瓊工業指數

最廣為人知的道瓊工業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最早開始於1896年,早期是以鐵路、棉花、天然氣等大型工業龍頭股所組成,迄今已轉變成30檔美國最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如麥當勞、可口可樂、微軟及蘋果等等,是歷史悠久、常備受討論的股票指數之一,但因其計算方式難以呈現整體市場狀況,因此僅作為指標參考。

2.那斯達克指數

如同前述所提及,納斯達克主要上市公司為科技類公司,而那斯達克指數採計交易所中超過2000家公司,科技業占比相當高,因此被用作為評估科技產業的指數,其中更精準的是那斯達克100指數,由剔除金融股後的100間大型上市公司股票所構成。

3.S&P 500 指數

說到最常被ETF所追蹤、最能反映大盤的指數,大概非S&P 500 標準普爾500指數莫屬,標普500涵蓋的500家上市公司,基本上已經能反映80%的美國股市,且產業占比分布廣泛,篩選條件嚴格(流動性好、連續四季盈餘正成長、市值高),像是特斯拉、微軟、蘋果及寶僑等都名列其中。

4.費城半導體指數

費城半導體指數(PHLX Semiconductor Sector Index),又常被稱作費半指數,顧名思義是以追蹤半導體指數為主,包括英特爾、高通、超微,甚至是台積電 ADR(美國存託憑證)也都名列其中,共有19檔成分股,是追蹤半導體景氣的重要指標。

美股基本常見問答,美股可以買零股嗎?

Q1:美股與台股差別為何?

下方以圖表簡單呈現,美股與台股的差異

台股 美股
上市櫃數量 較少 較多
交易時間(UTC+08:00) 9:00~14:30 21:00~04:00或22:30~05:00
ETF內扣費用
股息多寡 較高 較低
零股交易 流動性差 流動性高

Q2:美股可以買零股嗎?

前面表格有提到,美股的零股流動性高,原因是因為美股沒有「一張」的概念,股票基本上是以個股作為單位交易的,也因此零股流動性較高,當然也可以買零股囉!

Q3:美股怎麼買?

基本上買美股有兩種方法,一是「複委託」透過國內銀行券商進行委託購買,二是「海外券商」開戶購買,基本上海外券商可購買的標的比國內複委託還多,手續費也較便宜,詳細閱讀可看此篇文章。【盈透證券IB】開戶教學 可以投資全球股票的券商【2023最新版】

BOS巴菲特線上學院,教你美股價值投資實戰法

美股和台股不同,沒有所謂的漲跌幅限制,且資金市場龐大,若是使用BOS巴菲特線上學院的價值投資實戰法,將學到不錯的基本面觀念。

BOS巴菲特線上學院,擁有美股最專業的價值判斷,從基本面、經濟護城河及風險判斷等面向談起,並提供三種價值估計方法,新手也不怕從零開始,搭配實戰演練有效克服心魔。現在就報名BOS巴菲特線上學院,開始投資理財的第一步吧!

延伸閱讀:

財報怎麼看?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分析教學,快速掌握公司財務重點

基金和ETF :入門者不可不知的風險分散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