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選單

年化報酬率超完整指南:投資報酬率計算、公式範例一次搞懂

剛踏入投資世界時,你可能最常聽到的就是「投資報酬率」。但問題來了:單看投資報酬率,真的能判斷一個標的值不值得投資嗎?還是應該用「年化報酬率」來衡量?這兩者究竟有什麼不同,又該如何正確計算年化報酬率?接下來,就讓我們一一拆解。

投資報酬率 (ROI) & 年化報酬率 (Annualized ROI) 快速比較

在投資裡,投資報酬率(ROI)與年化報酬率(Annualized ROI)常常被放在一起討論。雖然名稱相似,但意義卻不一樣。我們可以把投資比喻成一場馬拉松,而投資報酬率和年化報酬率就像是用不同的方式來描述這場馬拉松的成果:

  • 投資報酬率 ROI 就像是你最後成功跑完 42 公里,代表整場比賽的成果。
  • 年化報酬率則像是你平均每小時跑多少公里,反映出速度與效率。

換句話說,ROI 告訴你「最終跑了多少公里」,描述了整個投資的成果。而年化報酬率則揭示「平均每年跑的速度」,除了算出投資所賺的錢,還要算上花的時間才能真正評估這項投資是否是有效率的投資。以下是投資報酬率與年化報酬率比較:

年化報酬率投資報酬率
定義將總投資成果換算成「等效的年平均報酬率」衡量投資總成果:最終價值與成本的差額比例
使用情境在不同投資項目與投資時間之間進行公平比較評估單一投資案的整體成果
特點能反映效率,適合跨期間比較。但評估短期投資時需注意易受波動影響。簡單直觀、計算快速。但忽略時間因素,不利於進行不同投資項目之間的績效比較。
年化報酬率與投資報酬率比較

投資報酬率如何計算?公式大解密

要知道一筆投資划不划算,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計算投資報酬率。公式如下:
投資報酬率 ROI = (投資最終價值 – 投資成本) / 投資成本 *100%

投資報酬率計算範例

假設你拿 100,000 元去投資,結果幾年後帳戶變成 120,000 元
計算方式如下:
ROI=(120,000−100,000)÷100,000×100%=20%
也就是說,這筆投資的 ROI 是 20%

年化報酬率怎麼算?

很多投資初學者常犯的一個錯,就是把總報酬率直接拿去除以年數,當作年化報酬率。這樣雖然快,但卻忽略了投資最迷人的武器:複利。
想像你買了 100 萬元的股票:

  • 第一年賺了 10%,本金變成 110 萬元。
  • 第二年再賺 10%,這次不是賺 10 萬,而是賺 11 萬(因為本金已經變大了)。
  • 兩年後你不是只有 120 萬,而是 121 萬。

這就是複利:每一年的報酬都會「疊加在新的本金上」,讓錢滾錢。如果你只是把總投資報酬率直接除以年數,就等於假設每年都只用最初的本金去賺錢。這樣的計算忽略了「前一年賺到的錢會變成下一年的本金」這個現實,結果就會高估投資效率。

正確的年化報酬率公式如下:

年化報酬率 = ( (投資本金+報酬) / 投資本金) ^ (1 / 投資年數) -1

如何提高你的年化報酬率?

想要讓投資績效更上一層樓,不只是「買低賣高」,而是要有策略地規劃。投資報酬率(ROI)與年化報酬率(Annualized ROI)只是冷冰冰的公式,但背後其實都跟你的投資行為息息相關。以下幾個方法能有效幫助你提高報酬率:

  1. 資產配置:分散風險,穩定報酬

    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若你只押單一股票或產業,一旦遇到大跌,整體投資就會受到嚴重影響。透過分散持股到至少五個不同的產業,降低持股風險。除此之外,更可以適當配置如債券或是不同國家的ETF,讓你的投資組合在市場震盪時依然維持穩健,報酬曲線也會更加平滑。

  2. 降低成本:小小差異,長期巨大影響

    許多投資人忽略了手續費與管理費,但這些「隱形成本」會不斷侵蝕你的報酬。選擇美股投資並且選擇正確的券商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透過長期持有潛力標的,減少交易頻率,不但可以提升投資勝率,也可以降低頻繁進出的成本與出錯的機會。

  3. 長期持有:讓複利替你工作

    短期操作雖然刺激,但頻繁進出場往往會增加錯判時機的風險。相反地,長期持有能讓資產透過複利自然滾大。像巴菲特常說的:「時間是最好的朋友。」只要標的正確,拉長時間,你會發現複利帶來的威力遠超過短期的價格波動。

  4. 定期檢視:投資不是一勞永逸

    投資環境會變,你的生活與風險承受度也會改變。因此,定期檢視投資組合是必要的。例如,你原本設定的配置可能是 70% 股票、30% 債券,但隨著股市上漲,比例可能變成 80% 對 20%。這時候就需要「再平衡」,把投資組合調回到原本的風險水位。

小資族如何提升年化報酬率?BOS 價值投資實戰故事

來自學員的疑慮:薪水已經很少了,萬一賠掉怎麼辦?

在 Linda 剛來到 BOS 價值投資學院諮詢時,月薪不到 5 萬,他抱持著有點懷疑的語氣問我們:「老實說,我月薪才四萬多耶,扣除在台北生活的開銷後只能存到一點錢,所以我真的很擔心投資害我賠錢…我真的有可能讓錢為我工作嗎?」。在半信半疑的狀態下,她依然參加了 BOS 線上學院的價值投資分享會。課中不是硬邦邦的金融術語,而是 BOS 用平易近人的方式,教會沒有金融基礎的所有人如何「選好公司、合理價格、長期持有,並建立正確的財務心態」。聽完之後,Linda 覺得雖然沒有十足的把握成功,但是卻覺得對於理財稍微有了方向。比起停滯於原地不知所措,Linda 決定踏出探索理財的第一步,加入了 BOS 價值投資學院。

建立價值投資思維與執行起跑

BOS 的課堂像是把投資拆解成生活化的章節,從「為什麼要投資」開始,引導小資族找到自己的 Why、What、When、How。上完課後,Linda開始按 BOS 的架構選股,首要條件是企業有穩定的護城河、健康財報與現金流,最後等待合理的價格出現並買入。按照BOS的投資教學,他買進幾檔符合條件的美股公司,加上每月少額定期投資 ETF,慢慢累積持股。

複利力量逐漸顯現

BOS 重視長期持有與複利的累積,Linda 投資的標的除了價值成長,也選擇股息再投入(DRIP),讓每次配息自動再買股。這代表每一分報酬都再一次成為本金,像雪球一樣滾愈來愈大。每月的定期定額、DRIP 功能加上選對公司,讓 Linda 的投資「慢慢錢滾錢」,複利效應越來越明顯。此時也是 Linda 的心態開始有所轉變的時候,他從本來不相信自己每月小小的存款可以造成什麼改變的無力感,慢慢累積後發現原來小小的錢也可以長大,讓心裡無比踏實。

第五年:年化報酬率看見成果

經過四年累積,Linda 的投資本金從 100 萬左右,成長到將近 200 萬。他算出總 ROI 是 100%,看似很驚人,但更重要的是年化報酬率。他透過複利公式換算,年化報酬率約為 14.87%((200 ÷ 100)^(1/5) – 1 ≈ 14.87%)。這才是能公平比較不同期間投資成效的關鍵指標。

如何提升投資報酬率與年化報酬率,參加BOS價值投資分享會!

BOS 不只是教分析股票,而是能走得長的投資哲學

Linda 在畢業後曾經回來與學弟妹分享這趟旅程的心得:「謝謝BOS帶他養成了能走得長遠的投資哲學!」BOS 不僅教他挑股票,更塑造了「投資心態」:克服恐懼、理性選股、長期陪伴,再加上線上社群與老師持續互動學習。五年下來,她不僅資產翻倍,更建立起穩定、安心、能陪伴一生的投資思維。

魏羽彤 Fiona Wei

本文投資專家

魏羽彤 Fiona Wei

擅長運用投資分析工具與軟體教學。過去專注在企業內部培訓,透過培訓解決企業內部問題。在接觸價值投資後,運用這個簡單方法,建立能長期創造被動收入的投資組合,並累積到自己的買房基金,完成人生自由的目標。